一項新的研究發現,腦組織的衰老和腦細胞DNA修復能力的喪失有關。
人體內最長壽的細胞是什麼?答案是腦神經細胞。
就在幾年前,科學界普遍認為成年人的大腦不具備細胞更新能力。後續研究雖然推翻了這一觀點,但新生成的腦細胞數量極其有限。絕大部分腦細胞自“成年”後便不再更新,而是會一直工作下去,直到“主人”去世為止。
腦細胞的長壽與大腦的獨特功能有關,因為一個人的生活記憶是通過相互連接的腦神經網絡來儲存的。一旦連接斷開,記憶隨即消失。如果腦細胞經常更新,那這個人也許可以活很久,但他的自我意識將隨著神經連接的中斷而被徹底抹去,逐漸變成另一個人。恐怕沒人想要這樣的長壽吧?
但是,細胞壽命太長也有問題,會導致DNA複製差錯很難被糾正。眾所周知,DNA是最重要的遺傳物質,DNA序列決定了細胞到底會長成什麼樣。 DNA在復制時很容易出錯,這就是基因突變的主要來源。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,就是讓帶有這個突變的細胞死掉,再生成一個新的細胞填補空缺。事實上,人體絕大部分組織都是通過細胞更新的方式來維持健康的。比如,皮膚細胞每星期都要全部更新一次,組成人體消化道的細胞每個月也會全部更換一遍,以此來避免基因突變造成的壞影響。癌細胞之所以有害,就是因為癌細胞只顧自己長壽,拒絕被替換,最終的結果就是“主人”被殺死了。
一個人在發育期間,其大腦神經乾細胞會瘋狂分裂,最終形成大約800億個腦細胞。這些腦神經細胞一旦成熟就不再更新,細胞分裂期間出現的DNA複製差錯也都被固定下來,不再有修改的機會。其結果就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腦細胞內含有的基因各不相同,科學家稱之為“體細胞突變嵌合”(Somatic Mosaicism)現象。
這個現象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神經系統疾病的遺傳機理很難研究,因為很多神經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只存在於少數腦細胞中,研究起來太困難了。比如自閉症、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這些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,已經發現過大量致病基因,但哪怕是最常見的致病基因,也只佔發病總數的百分之幾而已,因為這些致病基因很可能是在腦組織發育期間突變出來的,在人體其他細胞中找不到,研究難度太大。
即使在神經發育期間沒有出現壞的基因突變,腦神經細胞壽命過長也是有問題的,那就是無法保證DNA完好無損。要知道,每個DNA分子都是長鏈大分子,中間經常會發生斷裂,需要不斷地進行修補。一旦斷裂的次數太多,修補能力又跟不上,細胞功能就會受到影響。
那麼,因故無法隨時更新的腦細胞是用什麼辦法來修補DNA損傷的呢?這就是美國索爾克研究所(SalkInstitute)所長拉斯提·佳格(Rusty Gage)博士正在研究的課題。
通常情況下,研究DNA損傷的科學家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損傷本身。他們會找出損傷的位置,再去分析這些損傷到底產生了哪些影響。佳格博士另闢蹊徑,決定研究一下DNA的修復過程。在他看來,損傷就是因為修復不及時造成的,如果搞清了DNA修復的細節,就能從另一個側面知道DNA損傷意味著什麼。
研究人員先用誘導因子將人類胚胎幹細胞轉化為神經細胞,然後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一種經過特殊標記的人造核苷。核苷是核苷酸的前體,可以將其看成是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用於替換的零配件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細胞培養之後,研究人員將神經細胞中的DNA提取出來進行分析,看看那些加了標記的人造核苷究竟是如何分佈的,這樣就可以知道DNA修復發生在什麼位置。
分析結果讓人大吃一驚。這些標記物並不是均勻分佈的,而是集中在大約6.5萬個熱點位置,合起來只佔人類基因組的2%。這個結果說明DNA修復機制並不是一視同仁的,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了一些重要的基因位點上。
進一步的分析表明,這些基因位點所代表的,有很多都是與編碼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的蛋白質。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症等老年人常見疾病,很可能就是腦神經細胞內的DNA修復功能變弱的結果。
更有意思的是,當研究人員在培養液中加入一些能夠導致基因突變的化學試劑時,熱點附近的DNA往往要比其他區域更加穩定,更不容易受突變試劑的影響。這就進一步說明這些熱點是被重點保護的基因片段,其功能非常重要。
這其中的一批最穩定的熱點和DNA甲基化(Methylation)有關。甲基是DNA分子上的一種修飾物,能夠決定哪些基因應該被激活,哪些基因應該關閉。 DNA甲基化模式是衡量細胞年齡的最重要的指標,此前已有很多科學家證明,通過分析腦細胞DNA甲基化模式,就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一個人的腦組織已經衰老到了何種程度。
佳格博士將研究結果寫成論文,發表在2021年4月2日出版的《科學》(Science)雜誌上。這篇論文引起了廣泛關注,因為這個發現為製藥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。如果我們想辦法激活神經細胞的DNA修復系統,也許就可以延緩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,甚至有可能延緩衰老。